一家废品收购站的老板尚丙辉,多年来他用自己开废品回收站的收入,收留、扶助了不少流浪者。今年,尚丙辉生意亏了十几万,手头十分拮据。今年春节,他请流浪人员吃饭,每个人派了100元红包。一位老人生气地说:“你以前都是五百五百地给,是不是名气大了,看不起我?”
在道德式微、利他行为动力不足的当下,“最美破烂王”给予了弱势群体实实在在的帮助。然而,帮扶弱小如果仅仅只停留在“爱的供养”,不仅会加剧流浪人员“等靠要”的依赖思想,也让好心人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,公益活动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。 尚丙辉的遭遇,只不过是当下民间慈善生存生态的一个缩影。
对他人的遭遇有着敏感的反应能力,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,融入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民间慈善,让弱势群体悲苦的人生多了一些光亮和温暖。只不过,“授人以鱼”的救济方式既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弱势群体的处境,也会让他们的精神世界“缺钙”更加严重。
作为一种超越法定义务的主动的责任与担当,“中国好人”尚丙辉在给予流浪人员物质帮扶上并没有次数和金额上的要求。可是,已经将尚丙辉当成 “提款机”的流浪老人,一看红包从五百变成一百,不可避免会产生心理落差和相对剥夺感。这位老人也曾多次要求尚丙辉不要帮助别人,这种封闭的、排他性的想法,显然背离了民间慈善的基本原则。
对于年迈的流浪老人来说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显然难以成为现实。然而,流浪老人“名气大了看不起”的话语背后,至少有两层含义耐人寻味:一方面,尚丙辉依靠民间慈善获取了名气,名气也越来越大;另一方面,流浪老人也有脆弱、敏感的内心世界,担心得不到他人的尊重。
在某些被救助者看来,自己通过出卖体面和尊严的方式来获取物质帮扶,让慈善人士获取了名气和声誉;双方不是帮扶与被帮扶的关系,而是一种交易和社会交换。流浪老人的利益表达尽管出人意料,却也折射出当下公益活动的某些不足。弱势群体需要的不仅是必要的生活物质,也需要平等的交流和真诚的沟通。
当贫弱者基本的体面和尊严得到维护,民间慈善的参与双方就会处于一种断裂甚至是脱节的状态。在利益主体多元化、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,公益活动也要实现发展观念的转变和价值排序的更新——从需求导向出发,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到底“缺什么”;在访贫问苦的过程中,要在语言上多一些温暖,在细节上多一些考虑。只有将物质帮扶和精神“补钙”有机结合,公益活动才会少一些“心塞”。